终于扎了耳洞

September 15, 2010

几经波折之后,终于看上去要顺利起来。


明天的CA933,AF7792前往图卢兹,又是一年。

这一个月要做的事情,大概在今天下午算是个基本完满的小结。

在海淀医院穿了耳孔,激光穿,30块钱,确实不很疼,而且感觉孔很大,医生把耳钉戴上的时候都没感觉…算是完成了多年以来的心愿。

打耳洞在激光美容那里,医生添个单子,然后七拐八拐的上二楼交费,拿单子下来之后一个大夫30岁左右的样子,让你躺下,用一个夹具夹住耳垂,让后要你闭眼,用激光枪对准,之后就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伴随这肉烧焦的气味…会觉得疼,不过完全在可以忍的范围内,至少比肝功抽血检查的感觉好很多,之后医生向耳洞里剂一些红霉素,然后把泡在酒精里的我自带的耳钉夹起来穿进去,穿进去的时候完全没感觉…就ok了~

想打耳钉很久了,上班以后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借着法国这件事,算是有一年时间可以让我乐呵一下,等明年回了国就得摘了,不过希望那个时候耳洞不会长上了,周末继续戴吧~

施太太在遥远的英国为看到效果的情况下表示非常满意。与此同时,家父家母的态度也出奇的平静,纷纷表示理解和没问题,家母甚至还表达了赞赏的态度…
 

 
美中不足的是我本以为医院是穿一根心脏手术的导管在耳洞里,但是她们要求自带耳钉直接放进去,没办法就去新中关海盗船买了这个…
等下个月要施太太把她的钻石的分我一个就好了~这对tiffany本来是我们结婚一周年的礼物,结果我土包子什么都不懂,没想到后面是螺纹,拧上不会像卡口的那样有可能脱开,算是保护财产不要莫名其妙丢失的好手段吧…但是针也会粗一些,结果施太太一边戴不进去…那就正好分我一个好啦~

 

明天启程~翻开新的一页

乱记一篇

August 28, 2010
话说在老巴的时候,有一间办公室就在机场边上,每周怎么都有一两天在那里,取得路上就路过跑道的下划线,可就是这样好的条件,我居然两年间都从来没有在老巴拍过天上的飞机…

今天重新跑到机场去,很舒服的感觉,一个人面对那样开阔的天空,看着进近的飞机从面前划过,久违的感觉真好。

Setting Up for France

August 19, 2010
好久没有更新了,常住回国之后也什么都没写。今天去北师大跑了六圈,算是中断将近三个月的运动习惯的一个延续。因为听到阳阳说回国之后仍在坚持跑步,连msn的签名都是剩余里程数…(前几天我看到他签名307的时候以为他说他买了307…),另一个原因是今天晚上和如如同学联系的时候她说她天天下班换鞋走回家…于是我羞愧难当的今晚就去跑步了。

8月1日回国,2日上班,3日出差,5日回京,6日送英国签证,9日继续上班。托我爸和英国使馆的秘书联系一圈,Vera的签证算是抓紧搞定了,不过人家也说我的实在交的太晚,排不出时间来,于是今天一早咬咬牙撤签了,到了法国按规矩办事要三个月以后才可以申请英国签证,现在只能看使馆能不能找到帮忙的人想想办法。
上班以后,就再没有在家里过过国庆节,当然在这个公司里,有太多的同事甚至连春节都一连几个在出差中度过,所以我本没什么可唠叨的,只是有时候,会觉得亏欠爸爸,因为他生日在国庆假期中,也觉得亏欠妈妈,Vera,和所有的家人。我其实是恋家的,也许也是懒,觉得跟爸妈挤在一起要比单独住便利很多,但其实和他们在一起,晚饭之后一起聊一聊,在过去的两年中,确实是一种很奢侈的感觉。
英国签证的事情最终还是没有处理好,6日送进去的申请,我本以为三五个工作日就ok,没想到将近两周还是没有结果,找人问了使馆,也爱莫能助,有时候我会想,对于父母来说,我会不会是一个不停的制造麻烦和提出要求的炸弹?今天早晨起床的时候下定决心撤签,但是心情实在是无比的沮丧,饭也没吃就第一个出门了。
四五月的时候,我本以为常驻结束之后就可以有一段暂时的安宁的生活,可以舒缓下来思考下一步的旅程,但法国的事情虽不能称为突然,但也小有措手不及,不过生活就是这样,驾驭好自己的心境和思路,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
上个周末跟Vera回家,本来说要去她家把财政报告做完的,但临走前还是把所有跟工作有关的东西都留在了北京。后来在周日周一难得的睡了两个懒觉,一天都没什么事可做,到现在为止这是我回国之后唯一的两个懒觉。我曾经埋怨爸爸照顾这个家不够,在我身上投入的感情也不够,但当我自己也在职场开始之时,我才发觉,我和他一样,我深爱着那种埋头于办公室的感觉,也正是这样,常驻回国之后,我仿佛上紧的发条一般,奔波于各个地方,工作,出国,Vera的事情,家里的事情。看着每天的便签上记得密密麻麻要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完,勾上,是很充实和满足的感觉。
马上就又要离开了,大概9月9日前后吧,奔赴图卢兹Toulouse新的一年。这一次,Vera会在海峡的另一侧,对我们来说,这是生活翻开全新一页的转折点,面对各自的挑战,抓紧生活的脉搏。我们说过,30岁之前要努力奋斗,时间不多,奔跑前进。

IT’S JULY 2010 FINALLY

July 4, 2010
2010年的6月6月4日到6月20日之间,我在国内。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被召回国,两个星期都多的时间,却让我感到无比幸运——在这样一个阶段,我甚至还可以回国去享受片刻的喘息,虽然端午节前的一周连续上了7天的班,但迎着初升的旭日手握方向盘的感觉,还是无比的美好。

2008年6月16日~2009年3月19日。
晚点了两个小时之后,我的航班在08年6月一个燥热的午夜抵达了伊斯兰堡,在这个我之前甚至从未踏上的国家的两年的常驻生活就这样开始。6日工作周,逐渐蔓延的检查站,08年9月的万豪酒店爆炸则是常驻生活最震撼的转折,亲身感受所谓的冲击波,还是对精神和心理都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个国家逐渐被极端和恐怖势力吞噬着…转瞬就是冬天离去,春暖花开。褪去冬季湿气的伊斯兰堡,用满眼的新绿带来温馨和宁静的感觉。09年3月底,几经周折之后,空军一个访问团终于成行,我也蹭到了第一次回国的机会——7天。虽说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了凯宾斯基,虽人在北京却几乎没回家住,但无论如何也是回家了。看到环路主路入口都安置了信号灯,而熟悉的城市也展现出久别之后的些许陌生。
2009年3月27日~2009年8月17日。
陪完团后回到老巴,便一头撞在了常驻墙上。那时的北京,还是那个需要套着风衣的季节,而伊斯兰堡,则已经开始进入升温的周期。我焦虑的看着这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周遭,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而无法呼吸,纵使我永远记得09年3月29日下午在体育场见到的那幅永远难忘的蓝天白云,仍然无法让我抹去对家的思念。但心理总还清楚,这样的情绪不可延续,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告诉自己,要晚休假,既然休假之后还要回来,那我宁肯把最后的周期留到最短。尽力的充实单调的生活,开始打网球,每晚埋头在GMAT考试中,尤其是预订了考位之后,GMAT的压力开始将一切其它的烦闷排挤开来,也算是另类的休克疗法吧。这5个月中另外的深刻变化,就是我想我终于从纠结的婚姻观中跳了出来,我曾经是那样的畏惧这件事情,不想去想更不愿去实践,竭尽一切可能的想要维持现状,现有的生活圈,现有的关系,现有的一个人的生活,但无法言表的,便开始逐渐可以接受这曾经对我过于沉重的责任。订了订婚戒和对戒,策划了求婚,只等那一刻的来临。8月15日的GMAT,本来计划的9月休假由于一些工作上的安排被提前了半个月,导致15日考完之后又要片刻不能放松的准备17号开始的休假,anyway,我要去happy了。
 
2009年9月25日~2010年6月3日。
 
再回到老巴已经是已婚男人了。很遗憾还是没能在国内过国庆,因为爸爸生日在3日,自从上班以后,我错过了他的每一个生日,作为孩子,其实是有愧疚的,很深的愧疚。第二次经历巴基斯坦的冬天,一切已然循规蹈矩,雨水,电暖器,天然气炉,悬在半空的惨白的冬日斜阳,整个冬日都是寂寞和无聊的,除了打网球,没有任何可以打法闲暇时间的活动,同时工作上也遇到更大的压力,一些客户的人员轮换以及其它因素,为业务的开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阻力,但正如船到桥头自然直是有力学基础的,我是这一说法坚定不移的支持者,秉着事事最重都会好的思路,我一直都在尝试将工作和生活尽力割裂开来,so 其实也不会太annoy。又到春暖花开时,我已心里有谱,大概不会再等到下一个巴基斯坦的冬天了,因此尽管2月底陪团回国的事情最重没能成行,但整个人已经完全踏实下来。我想我工作这些年以来,最大的改变就是越来越踏实,工作和生活分开并不是忽视工作,而只是不把工作带入生活,不把生活带入工作。当所有的任务都堆积到案头时,我总能保持足够的清醒与冷静,有条不紊的处理好一切,这9个月中,得到了很多收获,也积攒了经验和教训。回国的时候,带回去了大量的书,这两年间,从国内和美国amazon上,买了很多书,持续的阅读,算是两年间唯一的自始至终都在坚持的打发闲暇时间的手段,当然,这些摩挲过的文字所带给我的启发,警示,抚慰,放松,或者一切你能期待的从一本书中所获得的珍贵财富,是我所坚信的——常驻两年间最大的收获,没有之一,就是最大的收获。
 
2010年6月20日。
 
这是我护照上最新的入境记录。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安排,回国两周多,再回到老巴时,已经6月最后的三分之一。继任代表早我两周已经到达,这多少是让我有些愧疚和过意不去的地方。明年的安排一波三折吧,在回国的测试感觉很不错之后,略有起伏,不过最终还是一个肯定的意见,虽说8月9月的安排还无从知晓,但也许迎接的,仍然是奔跑的一年。工作交接很顺利。6月30日是0910财年的结束,拐过来的这个月又是常驻代表新的一个工作周期的开始,我虽承认我已在琢磨回国的路上要做些什么,但同样没忘这是我最后的冲刺。周五的时候,我从一个老巴军官那里得到了一个让我沾沾自喜很久的评价——sharp,也许他脑海里曾经也闪过诸如tough或者aggresive这样的词,而且这两个词我自认也通通可以用在我头上,但sharp还是让我感觉很好,我想我也配得上的。
 
◎◎◎◎◎◎◎◎◎◎◎◎◎◎◎◎◎◎◎◎◎◎◎◎◎◎◎◎◎◎◎◎◎◎◎◎◎◎◎◎◎
 
我从未忘记感恩,因为我是无比幸运的。工作的四年,常驻的两年,太多人给了我无私的帮助,给了我非同寻常的机遇和舞台。甚至在生活上,这两年的常驻经历也是幸运的。回望过去的路,我决没有任何最些微的可能走到今天,如果没有大家伸出的无私的援手。千言万语,感谢的话,都留到离开的时候再说吧。

Why I Don’t Read Chinese Literature. 为什么我不看中文文学了

March 23, 2010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pproaching. It is
a day that not only marks the true beginning of spring, but also
reminds me a lot, and a lot more since last year.

I was escorting a delegation visiting China
last March and I took the weekend with my parents to
honour my grandfather
at
 Babaoshan Revolutionary Cemetery. I was wandering when I was young that why
my grandfather was surnamed as Wang but Shi as were my father and I. Only after
I was 15 years old I became realize that my kind grandfather is not exactly the
father of my daddy. And the elder, who I never had a chance to call grandpa to
him, has since slept at Babaoshan for decades. That smart gentleman in photograph
on cremated remains container was smart, slim and in a suit but not Mao suit
which is much more familiar in Babaoshan. I dreamed many times since I first
met him in year 2000 that I wished to have him sit aside me, telling me his
colourful experience, correcting me my English accent, guiding me on
philosophic issues. However, that dream can never become true.

Last year, daddy tried to clean that
container a bit before we leave, and I will never forget how stunned I was when
he opened that container, the one I thought was sealed and cannot be opened
again, and have me found empty inside. It’s empty though, my daddy murmured to
me. It’s empty, no cremated remains, no grave goods, not even a piece of dust. It
was year 2009 then, after seventy years he and his family devoted almost
everything to liberation and democracy, after forty years he passed away. The
very pioneer of communism revolution in 1940s, the very first batch of
professional diplomat of new found People’s Republic, the exclusive couple along
with my grandmother who can speak fluent English in embassy. We still have no
idea where he is.

◎◎◎◎◎◎◎◎◎◎◎◎◎◎◎◎◎◎◎◎◎

Google finally quitted mainland China
today. Yesterday when Obama’s health care bill got passed in congress Bloomberg
was focusing its impact on stock market, especially on medical and insurance
industry. However, along with Bloomberg’s focus to Obama’s bill, it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on Google’s spat with China authority, which rumors indicated that
a decision was likely to come out yesterday.

谷歌今天退出中国了。昨天在欧巴马的医疗改革法案经众议院表决通过后,布隆伯格就一直在关注其对昨日下午开盘的北美市场,尤其是对于医疗、保险行业,的影响。但与此同时,布隆伯格也大费笔墨的关注着被退出决定即将被公布的传闻笼罩着的谷歌与中国政府的摩擦。

Then this morning, from twitter I got what I
missed midnight yesterday. I’d like to shout bravo to Google! This just shows
the bravery it bears.

今天早上,我在推特上看到了我昨天午夜错过的确认的新闻。我要为谷歌较好。这行为真正显示了他们有多么勇敢。

In most websites in mainland China,
comments such as get out of China Google, Go hell Google, Come on Baidu or
Shame on Google etc, are full of pages show the official response from Chinese
government.

在大部分大陆的网站上,各种诸如“滚出中国”、“谷歌去死”、“百度加油”、“谷歌真tm丢脸”的评论充斥着中国政府官方回应谷歌退出一事的页面。

Most of proponent of Chinese government
mentioned Baidu in their comment, so what on the earth distinguish Baidu and
Google?

大多数中国政府的支持者都提到了百度,那么百度和谷歌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I believe, or assert if you think I’m
arrogant and in a bias, that the people who is using Baidu are poor at English
and poor at logical thinking.

我相信,或者如果你认为我傲慢或有偏见的话可以认为我认定,百度的用户英语很烂而且不善逻辑思维。

The user of Baidu is a group of people who
cannot read an English article of 1000 words more, who cannot write an English article
of 1000 words more, who never intent to verify a rumor when come across, whom
never subjected to strict training of logical thinking.

百度的用户是一群无法读懂1000字以上英文文章,无法写出1000字以上英文文章,从不试图求证任何传闻以及从没接受过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的人。

I came across a comment this morning in
Google Reader asking the blogger why she strongly believes that quitting China
is a shame of China but not a shame of Google.

我今天在谷歌阅读器的订阅中看到一位用户提问一位博客写作人为什么她那样肯定的认为谷歌退出中国是中国的耻辱,而不是谷歌的耻辱?

I just replied with a simple question. In a
country while its undergraduates are not able to read, write, listen nor speak English
after learning it for decades, doesn’t he believe that Google’s quitting China
is a shame, or at least a tragedy to this country where its students hardly get
access, voluntarily or involuntarily, to any serious English content but country
itself desperately looks for prosperity and revival.

我在下面用我简单的疑问给了他回应。在一个大量经过十几年训练的大学毕业生仍然无法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国家里,他难道不觉得谷歌退出对于这个其学生本来自愿或非自愿的都很难接触严肃英文内容但其本身却拼命谋求发展和复兴的国家来说就算不是丢脸,也是很悲剧的吗?

In an era which a country’s prosperity
relays on people who can read papers from IEEE, Nature or many other academic
organizations and who can read Economist, Financial Times, WSJ, Foreign Affai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nd many other serious periodicals but not those who in
charge of propaganda machines, Google’s quitting China will certainly be a huge
blow to China’s reputation in the world and its tomorrow.

在一个国家的兴旺需要依赖于那些可以读懂IEEE、自然或者其它专业学术组织论文以及那些可以看懂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外交事务、哈佛商业评论或其它严肃期刊的人而不是那些会用宣传机器的人的时代,谷歌退出中国无疑对中国的国际声望以及明天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Nevertheless, I concede that authority’s
interest might be met when there is few people who could read English in China.
As there will be no Chinese questioning authority’s bureaucratic propaganda machine.

不过,我也承认当没有什么人再去阅读英文内容的时候,当局的利益也许可以从得到满足。因为那时就没有人再会质疑当局官僚的宣传机器了。

◎◎◎◎◎◎◎◎◎◎◎◎◎◎◎◎◎◎◎◎◎

From many years ago, I started buying
publications from Amazon.com regularly. Although it’s not cheap buying books directly
from US after shipping charge included, the price is nonetheless more
attractive compared with those listed in Beijing Book Mall. In year 2009 I spent
$385 in Amazon and the figure was $367.83 in 2008, $154.24 in 2007, $194.2 in
year 2006 and tens of dollars earlier every year when I was still in college.

许多年以来,我一直定期的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买书。尽管加上运费后难以称得上便宜,不过它的价钱比起北京图书大厦的标价来说还是诱人许多。2009年我花了385美元在亚马逊上,2008年是367.832007年是154.24 2006年是194.2,更早的在大学的时候每年几十美元吧。

Thanks to Amazon.com, I have a broader
knowledge about climate change, next generation energy, WWII, Laissez-faire,
refugee, state aid, art, classic music and etc.

感谢亚马逊,我在气候变化、下一代能源、二战、自由经济、难民、国家援助、艺术、古典音乐以及许多其它领域积累了更多的知识。

Meanwhile, I could hardly recall the last Chinese
publication I bought. I might be, though I’m not sure, Beijing Beijing by Mr. Tang
Feng. It is hardly a literature, but rather a tool for you to kill time. Full of
nasty word, disrespect of women, arrogant male chauvinism, its yellow cover
even dyed another book of mine. However, I still believe it is a good fiction,
especially in a circumstance that we can hardly get any better Chinese fiction
now.

与此同时,我几乎记不得我买的最后一本中文出版物是什么了。大概是冯唐的《北京北京》吧。一本几乎称不上是文学而更适合用来打发时间的工具的书。其中充满了脏话,对于女性的不尊重,大男子主义,那黄色的封皮还把我另一本书染了色。尽管如此,我觉得那仍然可以成为是本不错的小说,尤其是现在我们很难找到再好一些的小说了。

While I believe literature is a vital bearer
of culture and ideology, we are in an era that there is no room for flourish of
modern subject literature.

我一向认为文学是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载体,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没有任何可供现实题材作品兴旺发展的空间了。

During past decades, Chinese came across so
many historical events that influenced generations and changed people
dramatically. Does anybody think it make nonsense for Chinese to review our history,
apart from whether Yongzheng killed his father or whether Du Lala will be
promoted or whether people could marry without any property, but modern history
seriously.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经历了那么多剧烈影响和改变了几代人的事件。难道没有人觉得中国人来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历史,我不是说雍正是不是杀了他爹,不是杜拉拉是不是会升职也不是人是不是可以白手结婚,是现代史,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Beneath the prosperity of Chinese economy
and greater international status, my pity toward our culture, our tradition and
our way ahead of us flooded.

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以及日渐提高的国际地位的夹缝中,我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以及我们前方的路的隐忧就这样泛滥着。

◎◎◎◎◎◎◎◎◎◎◎◎◎◎◎◎◎◎◎◎◎

After all, I would like to emphasize my
proponent attitude toward our political structure. Not only because what I previously
indicated that my own destiny was tightly tied with CCP, but also because of
what I told to many foreigners when we travelled together that China, so does
many other Far East Asian countries, has a tradition of centralized authority
and the people lack a bit of democracy concept as well. In such a circumstance,
methodolog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political structure. In a
point of view based on current political structure of Japan and Singapore, both
of which are de facto one party states although we saw DPJ won National Diet of
Japan last year I personally believe LDP will come back soon as DPJ lacks the
power to push Japan society forward systematically, we see no ground to assert
that one party China must shift to bipartisan or multi-partisan politics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democracy. What we have to do is to work under the
concept of methodology and to work out, or to design, a way to make the society stable
and build a constitutional country.

我们的梦想

March 12, 2010

周三早晨,呢喃发来msn,她要迈向她职业生涯的下一站了~

 
周四早晨,白白和Vivi发来qq,他们的ASUS Commercial发布了~

They are not among but simply the best friends of mine.

呢喃2007年回到北京,起初的步伐并不平稳,转折于各种尝试之间。那时的我,曾隐隐觉得这不是踏实前进的方式,而现实证明了我的错误,也警示我要放弃一切预设条件的perception。

事实是,她是那样坚定的用出色而稳重的步伐迈向自己的目标与理想。我虽不在她工作的领域,我们虽过去两年来都很少见面,但她身上灵动的魅力却总是能被感受到的——这个写得一手好字,可以行出漂亮文章,学理工,英语nice,一笑起来很安静的技术流小眼睛美女,是那样沉稳的的把握着自己在职场上的方向。
 

那天下午和白白说呢喃要去新公司了,白白也表达了同样的敬佩,我了解到那不是轻松的一级台阶,但呢喃证明了她的出色。

##########################

白白和Vivi走在一起的时候,我在非洲,通过那烂得要死的拨号网络,白白给我发来一个介绍华硕笔记本的文章,里面有个姑娘为华硕笔记本拍得广告。白白是这样做的:发来一个链接,然后说“这是我老婆,回国给她带礼物”。那该死的拨号网络根本就没法打开远在10000公里外的国家的带图片的页面,于是我在笔记本显示出页面标题——“华硕笔记本”后,甩给他一句,有病啊…拿笔记本当老婆…当然,我也就真的没有给他“老婆”带礼物…

Vivi是文艺女青年,笑起来虎牙露在外面,看起来的feel和白白格外搭配。没有在北京上大学的她,比起白白,应该付出了更多才得到在ASUS工作的机会。

白白有时会唠叨,Vivi则有时会有很low的qq签名,但他们在工作上的精彩则更容易被我感觉到。他们都是快乐,积极和开朗的人,在一起时总会被他俩的快乐所感染。


这个commercial是他们的心血的结晶吧,我觉得是这样的精彩,以至于第一遍就被感染。在我看来,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华人公司的commercial。
 
Ku6:
 

 
##########################

小贝回家了。

After seven years.

周三晚上看了冠军联赛的直播,去年决赛输给巴萨之后第一次熬夜看直播。

贝克汉姆有那样多的机会作为客队返回曼联,皇马的慈善赛,联合国的慈善赛,但每一次他都因为最后的伤病而错过。其实我一直觉得,他不愿踏进老特拉福德的客队更衣室——知道3月10日,也许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他最后在曼联草坪上,在七万球迷面前奔跑的机会了。

我不是贝克汉姆的fans,甚至曾经觉得这位不会在边路突破过人的帅哥确实是曼联整体提升的一个约束。但这么多年以后,我想我是被他敬业的精神所折服了。

图文-[欧冠]曼联4-0AC米兰这一刻让全场等待许久

下半场看到换人牌举起,贝克汉姆站在场边,我竟觉得眼眶湿润,这样一个emotional的时刻,无论是他,球场内的七万名观众,还是如我这样做在电视前看曼联的球迷,都等了太久了吧。

昨天的直播,导播给了贝克汉姆最多的个人特写,入场,替补席,热身,登场,禁区弧顶惊艳的抽射,完场结束。我甚至曾希望他能在终场前射进一球,我想,即便攻破了曼联的球门,全场的观众也会给他无限的掌声吧。

欢迎回家,Becks

图文-[欧冠]曼联vsAC米兰球迷欢迎小贝“回家”

图文-[欧冠]曼联4-0AC米兰再次和熟悉的球迷道别

图文-[欧冠]曼联4-0AC米兰小贝对这里充满感情

##########################

看着贝克汉姆沧桑的面孔,看着场上的一干球员,已经从曾经的叔叔们,变成了比自己还小的一众青年——我们都在与时间奔跑着。

看着呢喃,白白,Vivi的绽放的绚丽的青春,我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敬佩,还有祝福。Be proud of you! So fantastic to have you guy been my friends and I love you!

最后送给我亲爱的Vera,在我们一起携手前进的路上总会有setback,但请你一定要坚定,也要坚韧,with determination, you’ll be able to make everything! I am always standing by your side.
 
 
我爱你!

My Kindle DX Show

March 5, 2010
看了看自己过去的几篇space,真的是太干燥了一点…

9月份休假之后回到老巴,不知不觉也已经又第六个月了,本来去年休假的时候还盘算着4月再休一次假的,不过现在看来今年回国靠谱了,那干脆熬着吧…
2月没人做饭,于是几个同事轮流“值班”,我轮上两次,第一次自我感觉很不错,第二次稍微菜了点…不过自己做饭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操作——我爸妈做饭从来不炝锅的…也很少用姜…于是我就在2月做了两天的不炝锅的饭…自我感觉很满意…
人空虚的时候就很有花钱的冲动…在连续几个月不花钱之后,2月我又冲动了…买了个Kindle DX…
在Amazon网站上买的Kindle DX,9.7寸屏幕,加一个笔记本式皮套,两本一共24美元的实体书,订单564.77美元,UPS快递邮费53.95美元,一共618.72美元,差不多人民币4200多一些,相比于taobao上的基本上都是4k的裸机价(而且国内的kindle基本上都是美版的,采用spirit通信芯片,不是真正的国际版,连网有问题吧…),我觉得我4k2包括皮套和两本书,实在是很划算了。整包寄到香港朋友那里,因为收货地址是香港、日本以及墨西哥的Kindle会将它的Experimental Web Browser激活,但是寄到其它国家的国际版则没有。
本来以为是可以陪团回国然后找个机会去hk取回来,但是黄了…于是让朋友用Hong Kong Post的EMS服务寄回北京(我觉得寄到老巴的话以现政府的风格可能会被征税…),居然两天就寄到…神速…27号送到家,然后被告知3月1日有团组来老巴,28号晚上让太太送到国内同事那里,于是…3月1日…我的Kindle DX就到手了!真是快啊…比我按原计划的亲自去取还要快,而且费用只有香港到北京的快递钱240.
阅读器和皮套的包装是一个风格,机器大一些,cover小一些轻一些。cover是通过一个卡子和一个榫子与阅读器连接起来的,设计的还是很合理的,感觉应该反复装卸也不会有问题。只是如amazon的产品页面上已经有用户评论了一样——这个cover只能从正面翻开,如果从反面的话就会将榫子弄折——实际上那天晚上给同事看的时候已经多次出现这种可能了…可以想象要是我没有留意提醒的话,说不定当天那个cover就废了…囧…
(背面是拉丝的金属)
(实际大小和杂志差不多)
显示的效果非常好,只是翻页稍微慢了一点,但是不影响使用体验,也许不久以后这种电子墨水翻页慢的问题会解决的吧…Experimental Web Browser有很多网站,wiki,google,bbc,cnn,甚至还有espn和lonely planet
对pdf是自动支持的,显示的图片也很细致——当然只不过是黑白的了。每次关机休眠之后都会显示一幅不同的图片,amazon的宣传页、作家、名画、科普图等等,感觉非常nice。
(每次休眠之后的图片都是不一样的)
text to speech功能非常强大,以我的感觉来说,这机器念小说并不比真人念差多少,在单词和单词的连接之间的突兀感虽然能感觉到但是不影响听感。阅读也有男声和女声可选。
现在来说说不太满意的地方吧…重量是个问题,举着这东西躺在床上可真的和举着一本轻薄的Economist的感觉很不一样…还是很有分量的,基本上相当于300页的精装书的重量…虽然够薄,但是在配不上轻…所有的选择操作都需要通过五向方向杆来进行,我这辈子一直尽量避免购买有这种装置的设备——比如N73等等,就是因为我对这种五向杆的质量实在没有信心…至于号称没有glare问题的电子墨水屏幕,实际上还是会有些许影响的,不过在人眼透视的原理下(两只眼睛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图像,反光对于两只眼睛来说也就在不一样的地方)感觉还好。但是确实要比任何LCD显示屏都要强无数倍——我坚信读书时的阅读感一定会好过iPad,尽管iPad是彩色的…
(反光的问题还是有的,不过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铜版纸上的)
最后是个杯具…我下定单之前特别关注了在老巴的网络问题——Kindle国际版是装配了AT&T的通信单元,可以全球免费接入移动网络的——只要所在地有可用的信号覆盖。我觉得当时我是看到老巴有覆盖的,当然我承认我并没有仔细看也不敢确认…结果开机之后发现没有信号,上网一查老巴全景空空如也——太杯具了…这意味着在我回国之前,所有购买的内容都还是需要借助电脑才可以载入kindle的…不过好在我肯定的确认中国还是颜色深深的被覆盖上了,且基本都是3G覆盖…
买Kindle DX完全是为了它背后强大的内容资源——主要还是报纸和期刊。我一直认为书除了用来看,看完之后还能装饰家居,显得家的主人是个文化人…所以我觉得我基本上是不太会用kindle来读书的。但是kindle可以很好的解决在国内看外国报纸杂志的问题——一份商业周刊只要一个月1.5美元,并且即便出差,也可以按时通过通信网络发送到你的kindle终端上。比起网站订阅一年上千的费用来说,实在是划算到不行。金融时报一月费用14.99美元,而FT在国内的订阅价是一年港币6500元!当然订阅电子版也不是很贵大约20多美元一个月,但kindle版是没有广告的,而且——as I mentioned before,它按时送到你床头,不论你在哪里,宾馆是否有internet connection。kindle的报纸期刊唯一的明显劣势是——在kindle上订阅之后在出版商那里是得不到检索的权利的,有些遗憾,比如在kindle上订阅了Foreign Affairs,一个月1.99美元,相当于一期4美元不到,一年24美元不到,但是没有进入Foreign Affairs网站检索过往存档文章的权限,而这个权限如果在Foreign Affairs网站订阅杂志的话是自动获得的。同理适用于大部分严肃期刊杂志。不过我也不是研究人员,大概很少会用到检索功能吧…
After all,我觉得这个kindle买的还是很满意的。Nice!
最后感谢我太太上周日晚上冒着大雪把这东西送到同事那里~

回望动荡年代——A Truly Masterpiece of Alan Greenspan

February 28, 2010
Alan Greenspan, The Age of Turbulence, 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
这是格林斯潘他老人家美联储卸任后的自传,封面上不同的颜色写了如上三段,我也不知道这书名字该怎么排列,干脆都放在这里好了。
一部531页的自传,这是我读过的最厚的一本原版作品,也一支我之前从来没有涉猎过的类别——其实我并不十分喜欢自传类的作品,这类作品长久以来在我脑海里都是以类似大卫贝克汉姆,女克林顿,或者其它云云的,以曝些不为人知的吸气故事或隐私为卖点,博得销量上的出色业绩以便带来丰富的个人收入,其中尤以那些由他人捉刀代书的自传为最——我其实还是很尊敬贝克汉姆的,不过实在还是提不起兴趣读他的自传。
书本是2007年年底就买了,那年10月底回国自香港转机时在海港城Page One书店有看到这本自传的繁体译本,考究的精装本,右翻竖版很有特点,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在amazon上买英文版。无奈那时终究没有耐心将这么厚的一本书翻完,以至屡次草草过完Introduction就又摆回书架…2008年中开始常驻,翻了至今翻了十本有余的小说以及技术类作品,这本书仍然稳稳摆放在未读的那一组里面。转眼2010年春天,回国曙光乍现,我突然发现我把那些轻的、简装的都读完了,唯独留下这本最厚最重的实在说不过去,当时发现2月底也许可以回国一趟,于是立志一个月解决这本自传,争取回国的时候连带着过去半年的几本书一同带回去减轻撤退重量。这本书大概自1月15日开始开工,2月22日翻完,当然最终2月也没有回成国,after all,读完了一本事后看来非常值得的书,2月也还是有收获的。
格老这本自传一共25个chapters,他在书的Introduction里面提示他将书分为两个部分,The first half is his effort to retrace the arc of his learning curve, and the second half is a more objective effort to use this as the foundation on which to ere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new global economy. (page 11.)
Introduction是以9/11事件为引子开始的。格林斯潘以美国市场是如何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动荡后迅速的依靠自身的调节而回复正常秩序的。通关全文,考虑到他本人信仰自由市场的背景,无疑没有比这个case更合适引开他的巨幅自传的。
1到11章,格老以时间为线,伴随着自身的故事和周遭的事件,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首11章才是,在我看来,更为严格意义上的自传。格老在这11章里其实只贯穿叙述了两件事——他是如何受影响成为一位自由主义者,如何在18年美联储主席位置上坚定的信仰这市场经济的自由市场;以及其在一生的经济工作中如何把握利率与通货膨胀的。一个粗鄙的感觉就是,他老人家在联储主席位子上18年,似乎就是日复一日的与通货膨胀斗争着——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自传既然以时间为线,自然免不了提到每位共事的总统大人,格林斯潘身为老牌的共和党人,在书中对于布什爷俩实在是没有太好的印象——他提到前者将连任失败归结于格老收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格老自己显然是不同意的——nnd连任失败是丫自己没干好;至于前者他儿子,格老认为这人为了实现竞选承诺视现实而不顾,最终连年创下预算赤字,进而包括——当然他写自传的时候还没说,不过现在肯定是这个意思——还有现在的金融海啸。
自12章起到25章,实际上应视为13个具体问题的非正式essay。我非常同意一些网上的书评,12、13章对于经济活动的本质挖掘以及对于资本主义的模式的深层讨论,14章<中国的选择>,18章<经常帐户和债务>,以及19章<全球化与监管>无疑是最精彩的部分。坦率地说,自传后半部分这13章才是这本自传最精华的部分,任何一章单独拿出来仔细阅读都是非常有益的洗礼。
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或者流露太多。但这本自传还是给我很大震动:
每个人的自传都多少有些歌功颂德的意思,人们为证明自己的推断也会选取一些对自身有利的例证,这都无可厚非,不过格林斯潘对于各种经济模式的分析,还是令人感触颇深。
近年来,中国普遍的舆论是美国人挥霍无度,年年财政预算赤字,我们持有美国外债过高,中国手握大量美债,应该对美国有更大的影响力。所有信奉这种说法的人大概都该去看看这本自传——听听曾经手握联邦债券市场交易大权的格老怎么看这个问题。债务的问题其实并不只在18章有所提及,在之前的7至9章,当克林顿政府经过谨慎的预算政策最终获得了预算盈余的时候,就有提及预算盈余是否应该用来偿付外债或是增加社会福利或是减税。现在我们可以说,美联储,至少在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完全将美国预算赤字Federal Budget Deficit与美国联邦债券National Debt视为割裂的可以没有联系的两个部分。美联储视庞大的联邦债券为调节长期债权利率,以最终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是美联储进行货币政策调节时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美联储根本无意彻底偿付联邦债券。在18章中,格林斯潘也清楚的表达了——日本和中国,两个美国最大的债权人,的债权总额与美国的总债务额相比仍然微不足道,即便这两个国家同时大量抛售债权,也不会对美国经济,美联储调节能力以及美元汇率产生质的影响。
这本自传里专门有一章讲中国,The Choices That Await China,这一段讨论了中国经济腾飞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当然也免不了涉及到他本人对于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评价,以及经济改革的最重总要面对的政治改革的问题。这一章将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归结为大量解放的劳动力以及领导人个人对于自由市场模式的青睐,对于很多中国传统宣传的关注过的问题——如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其归结为中国当时仍然非常封闭的金融环境,而对于我们常听说的中国政府力挽狂澜只字未提。这一章也提及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格老将金字塔式的中国政治结构——曾广泛存在在计划经济证券的政治结构——视为中国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对于中国的汇率操控,格林斯潘也认为中国最重将面临操控累积的巨大压力而面临巨大风险。这点其实是中国式的Dutch Disease,劳动力被中国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以出口,但是僵硬的经济治理使得本国货币面临巨大的升值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最重伤害了经济的增长。大概也是这一章的内容,使得这本自传始终没有在大陆翻译发行吧。
关于全球化与监管,格林斯潘是坚定的站在全球化一侧的。在他看来,资本的自由流动是生产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尽管在书中对于中国经济实体的评价仅程中性,但是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被否决一案上,格林斯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这个案例极大的伤害了美国在开放市场上的正面形象,对于美国的石油工业毫无益处,也助长了美国社会不正确的全球化观点,必将对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22章的内容是关于老龄化与退休保障的。按照纯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任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都将是要被淘汰的,但是显然这并不无法与社会道德以及传统观点吻合——即便是在美国。因此一份拉低经济效率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必须的。老龄化的问题是全球问题,如果缺乏后续的劳动力支援以及蓬勃的经济,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会拖垮其对应的社会经济。格林斯潘对于这个问题尽管忧心忡忡,但也没能有很好的解释。
参考着眼下的金融海啸,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两年有那么多人在指责格林斯潘,仅仅在amazon上搜一搜greenspan,就能发现很多题目如Greenspan的bubbles,fraud等等。尤其是去年救助AIG,GM以及克莱斯勒的政府援助政策理念其实也是始于格林斯潘时代,可以想象一定有很多人觉得其实是格老埋下了如今萧瑟的种子。其实我觉得人都是事后诸葛亮罢了,格林斯潘在自传中生动的描绘着他和他的团队是如何扭转每一次的通胀阴霾,其实也不过是捡其中他得意的说,而那些挫折他不提就是了。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格林斯潘+克林顿——如他自己所说的他最宽松的政府搭档——的八年,是美国经济最蓬勃发展的八年,也是预算盈余的时代,是美国确立信息时代全球领导地位的时代,保守主义的布什的八年,则是预算膨胀,赤字冲天,财政部放弃强势美元政策的八年,你很难要求一位智者解决所有的问题,不是吗?
对于中国的读者,这本自传能给予最大的启示,在我看来,就是美国模式完全是无法复制的。这种不可能是绝对的,没有任何机会的。美国对于移民/补充劳动力的态度,对于分配制度的态度,对于所有权的态度,在我看来,在中国是完全不具备基础的。这种基础的缺乏,不仅仅在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局限,更是由于我们民族构成单一,传统文化约束等。格林斯潘在自传中也反复强调了文化的影响力——日本的经济衰退并不如中国大陆所广泛宣传的<Plaza Accord>(《广场协议》)。试想一个国家怎会仅仅因为一纸协议而自此消沉?清朝也并不只是被一份条约所压垮的。日本对于移民的排斥,低生育率,补充劳动力的缺乏,以及传统的亚洲文化,才是制约其向更开放市场迈进的桎梏——当我们谈论市场时,劳动力也是重要的因素。
美国的货币政策更是基于其庞大的国际影响力,无差别歧视的市场观,以及最重要的——其国际范围内庞大的联邦债券。有人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国际地位必将显著提升,但我们在无差别其实的市场观——即我们是否可以给予外资资本国民待遇,以及我们自己的资本是否不视我们本国与外国为不对等的舞台——上还有极大的缺陷,中国人的故乡观,以及我们高喊的这个也要国产,那个也要国产的口号,大概将永远制约我们的资本的自由流动。但最终极的制约,我认为存在于永远不可能复制的联邦债券市场——这个地球上的国家、政府以及GDP总合都不可能剧变,因此这个地球完全无法通纳第二种可以在全球拥有大象市场的政府债券,而这就决定了中国永远不可能如美国那样通过影响长期联邦债券利率而影响安全稳定收益,从而间接影响信贷市场从而调节经济温度——我们只能通过直接干预信贷市场来做到这点,而这样就影响了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使市场永远无法自由运作。
◎◎◎◎◎◎◎◎◎◎◎◎◎◎◎◎◎◎◎◎◎
上面提到了本来这周有可能回国一趟,后来黄了。其实不回去也是我自己问的,经历了去年波折的陪团前几周后,我觉得这些事情不如顺其自然,不给自己、同事、领导添麻烦才是首要的宗旨。我发现自己陪团的一些因素不再具备的时候便主动说了要不就算了。
在老巴过了第二个春节,如同去年一样,好多人问我没回来过年啊?这事儿有几个因素,首先我有个领导回去过年了,我要是也走了就只剩一个人了,整体考虑上是不合理的;第二我走的时候就跟爸妈说我两年春节都不会回去的,国内冬天太冷了…第三我个人是真的对春节没什么概念,家里亲戚少,不热闹,我家从小就没有压岁钱的传统,所以也没什么期盼。要说过年有什么好,那其实就是作为长在北京的北京人来说,从初一到初五这五天,大概是一年中仅有的路上好走的五天吧…
正月十五,趁着老巴还没过午夜,给大家拜个晚年,明天这年就算彻底过完了,大家新的一年要开始好好努力,好好工作了。
希望我明年春节能在家开开畅通路。
ps,在amazon买了个Kindle DX,这东西不寄到大陆,也不寄到老巴,加上回国黄了,于是辗转了多个朋友,大约明天晚上到我手里,到时候开箱文哈!

Suite Française

January 30, 2010

<Suite Française>, by Irène Némirovsky.

2009年读的两本关于WWII的小说,都是Vintage出版的,另外的一本是<The Reader>,一篇关于WWII的曾经是如何影响着战后的德国人的故事,这一本则描绘了进行中的WWII.

小说其实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编辑在两个Chapter之后收录了Irène自己的日记,以及她本人、亲属同出版业同行的信件往来,时间跨度由开战前一直持续到战后,当然,那是她本人以及她先生都已在奥斯维辛中被杀害。

第一个Chapter Storm in June是我今年读过的最精彩的文字,四组人物先后登场,the Péricands,Gabriel Corte,Charles Langelet,Maurice and Jeanne Michaud,每组人物在专属的章节中轮流出现,在时间轴上其实并不严格,但是方向清晰,类似于现时影视的闪回手法。也许我涉猎有限,不过的确感觉在六十年前,Irène这样的描绘手法和对时间轴的把握真的是很独特,新颖与超前。

每组人物在逃离即将被德军入侵的巴黎时的内心世界在这个chapter中被描绘的淋漓尽致。伪善的,理想的,功利的,善良的,世间百态尽显无遗。每个章节的情景都撼动着人心。小说封面站在人群中相互依偎的,就是Maurice and Jeanne Michaud.

Storm in June的结尾,Irène已经不打算为所有角色留下位置,一些人已经面临宿命,另一些人物,如Sabarie family,下一chapter Dolce的重要角色,则被引见进来。

Dolce则不在如上一六月风暴这一chapter一般辗转,而集中围绕Lucile Angellier和Bruno von Falk,德占区的法国姑娘和一位德国军官,两个人物展开。

这段描写必然是不寻常的,尤其以我,也许是典型的受中国传统教育观点影响,的立场出发来看。尽管Irène在文章伊始就不断的进行暗示和铺垫,但是直到真正以文字揭示出二者的关系后,我才能真正相信她是要以如此的方向继续描绘人物。

Dolce这样的内容实在是给予了我很大的震撼,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占领区的民众与占领军的关系会有怎样的alternative,更不必像这样的描述会出自一位占领区作家。但朴实的描述又是那样的生动和真实,毫无任何的扭捏与矫揉造作。

After all, Suite Française确实是一部刻画人物的精彩作品,人性的每一面都借由人物展露于读者面前,真实的甚至令人心酸和失落。除此以外,这部小说终归是以战争为大背景的作品,如果说所有文字都叙述了一个事实的话,那就是,War is Hell..

==============================

编辑在小说的最后收录了Irène Némirovsky一些日记以及她对于小说的一些构想,此外还有Irène以及她丈夫同出版商之间的一些书信往来,这些书信大部分都是有关Irène在因为其犹太身份被捕后为营救她而做的努力的。

读完这两个Appendix,便略微能理解一些为什么Irène 会将Dolce塑造成这样一种风格。同时也会开始思考Irène以及她丈夫,两位犹太人,在大屠杀面前的态度,是否是其悲惨结局的可悲映衬。同为俄国富有阶层的Irène Némirovsky以及她丈夫Michel Epstein,在俄国革命成立苏联之后来到法国避难,这两个人对于其犹太身份的认知,对于德国的态度,抛开纯粹的正确与否的评判,其实还是可悲的。这种态度让我联想到时下对于许多网民对大陆互联网管制的态度——在貌似事不关己的时候往往袖手旁观,当终究有一天宿命敲门时,即便穷尽可能试图撇清关系,但是已经无人能够turn around了。

==============================

Dolce中有一段文字形容一个德国翻译官Kurt Bonnet的世界观,虽说这位Kurt Bonnet也仅仅是过客般的人物,而且结局并不理想,不过我还是仅就其处世的原则表示小小的认同…


“Like many young men subjected to strict discipline from childhood, he had acquired the habit of bolstering his ego with outward arrogance and stiffness. He believed that any man worthy of the name should be made of steel.
He behaved kindly or cruelly depending on how people and things struck him. If he took a dislike to someone, he made sure he hurt them as much as possible.
…”


这里我也许不赞同最后一句引用,nevertheless,我会说,if someone make me feel that they hurt me deliberately, I’ll make sure I hurt them as much as possible. 我其实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但其实这段话,我更关注在strict discipline.

As we would judge a person by our first impression, by whether s/he is well educated. However, for this "well educated", I believe that it means "strict discipline from childhood" rather than "graduated from a prestigious college".

Moreover, one’s discipline reflects fashion of not only oneself but also one’s parent.

As an old saying,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I class people by their discipline.

==============================

最后扯点其它的。

仔细研究了一下之后,我打算在不远的将来入手Amazon Kindle2了!那天和Neo讨论了一下iPad的问题,我仍然认为发光屏幕并不是电子阅读最好的介质。对于喜爱阅读的人来说,眼睛的舒适还是很重要的。

Kindle2国际版 应该可以很好的解决在大陆阅读外文报纸的问题,算是相当经济的解决方案(当然初期硬件采购成本也够高的,不过举例看看FT在大陆一年订阅价,比较一下也值了)。我个人是不太会用kindle来看的——毕竟书在读完了之后——还有成为家庭装修一部分的功能——书架上要是没有书,难道摆上一排排的kindle???

The Passing Year 2009

December 30, 2009
这个月立志要把<Suite Française>的Storm in June读完,今天算是达成了。想想书评还是等下半部分Dolce完了之后再写吧,不过上半部分已经很不错了,以后再细细说吧~

 
 
2009年马上就要翻过去了,这是我常驻的一整个年头,算上31号,我在这个国家一共度过了319个夜晚。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明年可以不要在这里待够同样多的天数,毛主席保佑。
这一年飞了19段,自2008年6月10日开始就再没迈进过Air China的门,他家今年初在我08年基本没飞CA的情况下给我renew了银卡,不知道明年CA还会不会在我09年完全没有飞他家的情况下给我这待遇…
起飞 中停 到达 航班号 注册号 机型 承运人
ISB PEK PK852 AP-BDZ A310-300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PEK ISB PK853 AP-BGS A310-300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OPRS OPRN 96-091 Y-12 II Pakistan Air Force
ISB KHI PK309 AP-BGS A310-300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KHI ISB PK370 AP-BGL B777-200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ISB KHI PK309 AP-BGG B747-300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KHI ISB PK308 AP-BGP A310-300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ISB BKK TG350 HS-TAO A300-B600 Thai Airways
BKK HKG TG600 HS-TGR B747-400 Thai Airways
HKG SIN UA895 N182UA B747-400 United Airlines
SIN BKK SQ976 9V-SRI B777-200 Singapore Airlines
BKK REP PG909 HS-PGW A320-100 Bangkok Airlines
PNH HKG KA207 B-HTI A321-200 Dragonair
HKG PEK KA908 B-HYA A330-300 Dragonair
PEK SHA MU5106 B-6129 A330-300 China Eastern
SHA PEK MU5125 B-6083 A330-300 China Eastern
PEK ISB PK853 AP-BGP A310-300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ISB KHI ED205 AP-BJB A321-200 airblue
KHI ISB PK309 AP-BGZ B777-200 Pakistan International Airlines 
 
这一年读了很多的书,房子的庭院里有很好的一方草坪,或是二层的阳台,都是很不错的坐下来静静开卷的角落,甚至只是慵懒的躲在房间里,躺在床上,或伏于案前,总之摩挲着文字的感觉是那样的美好。
考了GMAT,2009年的目标其实不止这一个,另外一个懈怠了,不过好在两个都还在正确的轨道上。
这一年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注册结婚了吧,赛问我结了婚有什么感觉?是有一些吧,一些模糊,难以形容,却又非常强烈的感觉。
 
今天晚上试了试下面这个很经典的素材,一直以为效果很难搞出来,起始还蛮简单的,最困难的其实是怎么样让戒指稳稳当当的摆在那里…最后我还是讨巧用了双面胶…囧…
 
最后放上求婚时的照片,一直忘记在space这里贴上来,来自冰凉,(点击上面的图片打开新窗口)。谢谢大家,for a fantastic moment that I shared with all my dear friends!
===================
最后推荐本书
<The Story of Art>, by Sir E.H. Gombrich
 
看到这本书是在原来签证版版主的博客上(中文译本她在博客里也有告诉大家),今天收到了amazon uk寄来的书,很久没有这种第一眼看到就迷上的感觉。书其实是一种近似于绿茶冰激凌的颜色,纸很薄,略微有些担心翻多了会不会不小心撕破。书装订的很细心的留下了两条书签带,一条在文字部分,另一条在艺术品展示部分,非常体贴的细节。
 
刚刚读完了Preface,如作者自己表述,这本书其实是写给入门读者的,如Year在她博客起始就指出,“在英国也许是中学生必读课本之一不过这也并不妨碍如我这样的还算熟稔声乐,却对绘画或者雕塑一窍不通的读者。总之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希望继续读下去了。
 
===================
 
祝大家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Glückliches Neues Jahr!